吕忠梅:企业家不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有可能会罚破产 |
![]() |
笔者:郑竞 2018年3月30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吕忠梅博士受主办方邀请莅临第三十七期深圳法治论坛,为听众深入讲解中国环境司法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的建议。
一、天价环境诉讼 案例一:泰州6家企业偷排废酸被罚1.6亿① 这起案件始于2011年,6家化工企业为降低处理废酸的成本,雇佣没有处理资质的人员,直接将废酸偷排入河,导致水体严重污染。为修复环境,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提起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决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1.6亿余元,是按照虚拟治理成本3660万元,以及4.5倍的受污染河流的敏感程度确定的。这是迄今为止全国环保公益诉讼中赔付额最高的案件。2014年9月10日,泰州市中院一审支持了1.6亿余元的诉讼请求。 案例二:2016年,山东德州全国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胜诉② 2016年7月20日,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华环保联合会与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大气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一案,依法公开作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振华公司赔偿因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损失2198.36万元,用于德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修复,并在省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驳回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三:2017年,八企业承担5.69亿元环境修复费用③ 昨天(2017年8月28日),备受关注的宁夏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系列案,在宁夏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调解结案。8家被诉企业需承担5.69亿余元用于修复和预防土壤污染,并承担环境损失公益金600万元。
新时代环保新要求 二、国家号召建设美丽家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更美好的环境需要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在: 1、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 4、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新时代,为保住绿水青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的系统治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现“最严”生态法治观。
行政裁决文书分析 三、生态环境诉讼剖析 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设立,成为中国环境司法步入专门化的标志性事件。据吕忠梅副主任观察,环境司法设置有序、审判机制有效运行、审判程序可操作性增强、环境审判理论发展迅速、环境审判团队建设增强,表明中国的环境司法专门化继续前行。 从环境司法的案件类型角度,吕忠梅副主任逐一分析了现阶段环境司法中环境侵权案件、环境行政案件、环境资源犯罪和环境公益诉讼这四大类案件的实践特点和突出问题,指出涉海环境案件的特殊性和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的试点发展势态。结合环境司法的热点问题,吕忠梅副主任介绍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据称,该方案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截止至目前,已受理了十几起案件。 吕教授认为,必须加强环境资源案件的指导,出台专门司法解释,鼓励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规则;从长远来看,应当专门制定环境责任法或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法。她强调,环境资源司法的新目标应当是环境司法专门化、精细化和秉承个案公正原则。
环保公益诉讼人 四、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果 (一)、环境资源刑事立法中的入罪方式基本实现了司法化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等罪名,极大的威慑了犯罪分子。 (二)、检察机关渐成诉讼主力(公益诉讼人); (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数量有所增加,至2017年已达700多家; (四)、至今日,全国已建立1003个环保法庭
生态环境损害的公益性判断 五、企业家肩负着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揭阳“出招”破解“电镀魔咒”④,是一个值得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 绿色发展,全民受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最终受伤害的也会是企业家。践行绿色发展,受益的是子孙后代。 电镀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电镀就没有工业。但另外一方面,电镀也因为产生高污染而让人“谈之色变”,以至于有人称这种现象是“电镀魔咒”。作为中国重要的金属产业生产制造和进出口基地,揭阳的金属产业约有40万从业人口,7000多家企业,电镀废水处理压力巨大。 继2015年底国内首个电镀园区废水“零排放”工程在中德金属生态城投入运行后,揭阳最近又放出“大招”,出台《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彻底治理电镀污染、培育发展绿色电镀产业的八条意见》,探索破解“电镀魔咒”。
论坛领导合影 六、天价赔偿常态化的思考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从2020年至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达成此宏伟目标,国家将不遗余力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天价”环境诉讼案已经出现,企业要可持续的发展,需适应时代需要,绿色发展,否则,天价罚单、天价环境诉案将让企业直接破产。 |